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篮球赛程 篮球赛程

奥运精神励志人物素材_奥运精神励志人物

tamoadmin 2024-06-18 人已围观

简介1.里约奥运冠军傅海峰小时候的励志故事2.富二代勇夺奥运7金3银,3项世界纪录保持者,内驱力究竟哪来的?3.体育明星的励志故事100字左右4.历届亚运人物的励志故事5.你有没有关于青春奋斗的人物事迹?6.有关于体育名人的艰辛故事7.奥运龙清泉的励志成长故事检举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

1.里约奥运冠军傅海峰小时候的励志故事

2.富二代勇夺奥运7金3银,3项世界纪录保持者,内驱力究竟哪来的?

3.体育明星的励志故事100字左右

4.历届亚运人物的励志故事

5.你有没有关于青春奋斗的人物事迹?

6.有关于体育名人的艰辛故事

7.奥运龙清泉的励志成长故事

奥运精神励志人物素材_奥运精神励志人物

检举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身高仅1.50米的邓亚萍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 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如今,邓亚萍已经和相恋多年的男友,前国家队男乒骁将,广东队的林志刚登记结婚,并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区的龙潭湖附近。从少年相恋到风风雨雨,再到牵手白头,如今的邓亚萍,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编辑本段]当前情况

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

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

2003年,邓亚萍开始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工作。

曾担任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村部副部长。

2008年11月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中心副主任。

[编辑本段]人物故事

童年时期: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运动员时期: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对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1万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求学时期:

24岁的邓亚萍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报到时,指导老师让她一次写完26个英文字母。当时在别人眼中看来最简单不过的事,邓亚萍却费尽心思后才把它们写出来(似乎没有写全)。

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早上5点起床,几乎苛刻地学习14个小时。有时,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更重要的是在打球时候一直保持的1.5的好视力也退到0.6。

邓亚萍不断要求自己,做作业也要和完成训练课一样,绝对是今日事今日毕,毫不含糊。邓亚萍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让辅导老师和学友都深表叹服。

1998年2月,邓亚萍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读书,邓亚萍在剑桥大学的语言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短短3个月的时间,邓亚萍坚持每天8点多从自己的住所赶往学校上课。下午3点半下课后,她还到学院的学习中心去学ix,听磁带,练自己的口语,直到晚上8点学习中心关门后才赶回住所。

回到住所,邓亚萍也从不浪费时间,她坚持和房东用英语交流,坚持按时完成作业和预习功课。

在她终于获得硕士学位后,邓亚萍又动身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长时间固定姿势写稿诱发了邓亚萍的颈椎病,头不能移动,一动就疼的钻心。但是,疼痛并没有把邓亚萍征服,她咬紧牙关,以一种固定的姿势坚持查阅资料和写作。

诚信故事

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这份哲学总结足有四五千字,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

几天后,语文老师把改过的文章给了。又过了几天,语文老师在校园里遇到了她,邓亚萍一方面表示对语文老师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他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

一篇哲学文章,请语文老师修改,按理说修改后就可以当作自己的"原创"交上去了。语文老师绝不会去质问邓亚萍,为何不说明是经老师改过的;哲学老师更不会质疑她是否请人家修改过。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但是,邓亚萍竟把修改前后的两篇文章一齐交给了哲学老师,还如实说明了请语文老师做过修改。这就是诚实的邓亚萍,这就是邓亚萍的诚实!

惟有这样的诚实,才会有她的事业,她的辉煌,她的人格力量。试想,在学业上不老实的人,焉能成得了"邓亚萍"?

申奥故事

邓亚萍当运动员的时候,曾经两次当众落泪,一次是1992年在巴塞罗那,一次是1996年在亚特兰大,她在获得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情不自禁。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刹那,邓亚萍又哭了。“北京赢了,比我自己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

北京申奥形象大使

去年12月,邓亚萍知道自己与杨澜等人一道成为“北京申奥形象大使”。当时她正在瑞士洛桑参加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会议,北京奥申委代表团也到了洛桑,奥申委主席刘淇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作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工作的陈述报告。刘淇市长和袁伟民局长给邓亚萍布置的任务是负责做好运动员委员会的工作。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共有11个人有投票权,其中一个是加拿大人,所以直接投票的有10人,再加上正副主席,共有12人参加投票。2月20日,邓亚萍在诺丁汉大学考完最后一门课程,第二天立即赶回北京,参加申奥评估团的接待工作。送走评估团之后,她就留在北京,继续完成清华大学的一些课程。

国际奥委会规定,委员不可以到申办城市考察,这样对北京就很不利,因为很多人没有来过北京,不了解北京。邓亚萍说,运动员委员会的这十几个人,只有两三个人来过中国,波波夫最近一次来中国是1999年,还是去上海;澳大利泳运动员苏珊·奥尼尔,1987年到过上海,美国排球运动员鲍伯,也是1988年来过中国。那时的中国跟现在没法比,但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你们穿的衣服都是灰色的,楼房也是灰色的。”所以做他们的工作也挺费劲的,因为他们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不能请进来,只好走出去。“我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这四五年,我与运动员委员会的同事们相处得很好,大家都当过运动员,又是年轻人,比较容易沟通。”邓亚萍说。她事先与在欧洲的委员们联系了一遍,询问他们是否有时间在他们住的城市碰面,然后按着预约的时间开始跑。到瑞典见一位冬季项目的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到卢森堡拜见卢森堡大公,到意大利见两个运动员委员。为了见美国的鲍伯,邓亚萍曾在三天里从北京到洛杉矶打了一个往返,在飞机上的时间比在美国停留的时间还长。两三天跑一个地方虽然很辛苦,但邓亚萍觉得很值,她向这些人介绍北京的现状,跟他们印象中的北京截然两样。她告诉他们,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想举办一次奥运会,对运动员来讲,那肯定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奥运会。

去莫斯科之前,北京奥申委已经把各方面工作都做得非常充分细致,我只是做了其中的一点点工作而已,很多人已经忙了两年多,没有节假日,非常辛苦。像何振梁先生、国际羽联主席吕圣荣等,他们要做得工作更多。

两次申奥 两次陈述

北京两次申奥,都是让邓亚萍作运动员代表。1993年,邓亚萍刚刚登上事业的顶峰,在头一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女单、女双两项冠军,并深得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喜爱。投票前一个多月,邓亚萍得到通知,让她代表现役运动员在最后的陈述中讲几句话。“但那时我根本不会讲英语,国际司的刘北剑替我写好了几句话,一句一句地教我,让我硬背下来。”如今已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读了两年书的邓亚萍,觉得那次陈述经历真“悬”:“陈述的头一晚我基本没有睡觉,嘴里反复叨唠那几句话,比参加世界大赛还紧张。因为自己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万一忘了词怎么办,纸上的英文又一句都看不懂。轮到我上场时,我感觉心砰砰直跳,真紧张啊!但毕竟打过那么多世界比赛,一上场还是能够镇定下来,把那几句话顺利地背下来了。”

在莫斯科同样代表运动员作陈述报告,不仅仅是邓亚萍自己心定多了,所有听过邓亚萍讲英文的人都对她充满了信心。她现在可以用英文写论文,用英语作报告,在美国学习过的杨澜也对邓亚萍的英语水平赞不绝口。此外,还有一点令邓亚萍自信,“这四年我一直在清华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读书,书没有白读,我感觉自己比上一次申奥时成熟多了。”

虽然已经把陈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为了保险,邓亚萍还是带着稿子上台了,万一卡住了,看一眼稿子就可以接着往下说。尽管久经沙场,邓亚萍上场前还是觉得有点紧张。“8个陈述人,加上杨凌共9个人,我们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陈述好了,是应该做的,可能一票都不会加上去,如果陈述不好,就很可能会减票,北京奥申委前面做了那么多工作就会因此打了折扣,所以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此前,几位陈述人在北京做了很多次练习。邓亚萍说:“当时在亚运村的国际会议中心,完全按着国际奥委会会议的讲台尺寸布置会场,按着乒乓球的术语,就是模拟训练。每个人的陈述词都改了几十遍,讨论,推翻,再讨论,再推翻,最后终于定稿时,已经到了7月初了,时间非常紧张。真正到了“比赛”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发挥得非常好,北京做完陈述报告以后,大家都感觉北京的陈述报告要比其它几个城市好。北京准备得太充分了,大家对北京获胜充满了信心。”

等待投票表决的时候,五个申办城市的代表团都坐在一个大厅里。“虽然心里也紧张,但我们很有信心,甚至觉得第一轮就有可能过。第一轮没过,我们心里反倒有点紧张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大家还能够沉住气。”邓亚萍回忆说。“第二轮投票以后,我们一看监票的三个人都走了,就知道有结果了:肯定是北京!因为只有北京可能在前两轮胜出,而绝对不可能在前两轮出局,这一点北京奥申委是非常有把握的。所以第二轮出结果,那肯定是北京赢了。”

梦想终于实现了,多少人盼着这一天。“我一听到北京,一下子站了起来,眼泪马上就流下来了,大家全都哭了,真是太不容易了。可以说,那一刻,比我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邓亚萍由衷地说。

[编辑本段]忘年交友

萨马兰奇和邓亚萍

在第27届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专程从英国赶到悉尼参加国际奥委会委员竞选的乒乓名将邓亚萍,走进奥运村与各国运动员见面,开始了她的竞选游说活动。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件事,显得并不在行。碰巧中国的三名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吕圣荣和于再清也到奥运村看望中国选手,三人当即鼓励邓亚萍坚定信心,并向她介绍了一些有益的竞选建议。目前,国际乒联主席和秘书长已明确表示,支持邓亚萍的竞选,他们认为这不光是邓亚萍和中国的事情,而且事关国际乒乓球运动的整体利益。

萨马兰奇年近8旬,邓亚萍27岁,是体育运动、是奥林匹克精神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谱写了体育运动史上的一段佳话。

萨马兰奇从1980年开始执掌奥委会,至今已快20年了,人称萨翁。萨翁喜欢邓亚萍那种大刀阔斧快速凶猛的打法,那种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顽强作风。萨翁曾亲自对邓亚萍说:“我非常喜欢你的打法,快速凶猛,看起来够味。”总之,在邓亚萍身上充分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萨翁亲自为1995年出版的《邓亚萍》一书作序,称赞邓亚萍是“世界杰出的年轻运动员之一”。“她非凡的成绩,是其艰苦努力与天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尊重奥林匹克伦理观相结合的结果。”他相信:“邓亚萍**的成就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的女子体育运动。”

萨马兰奇年轻时就喜爱乒乓球运动,曾经获得过西班牙的全国混合双打冠军,他说:“我对乒乓球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积极主张将它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乒乓球能列入奥运会项目,萨马兰奇功不可没。

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邓亚萍以她那快速、干脆的发球抢攻,变化多端的线路和落点,打得汉城奥运会女单亚军李芬姬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仅仅只花了45分钟就以3∶0的比分结束了战斗,18岁的邓亚萍第一次登上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宝座。邓亚萍的高超球技赢得了萨马兰奇的喜爱。他决定亲自为女子单打冠军颁奖,这是他作为奥委会主席第一次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颁奖。这也是萨马兰奇与邓亚萍的第一次交往。

1991年9月,邓亚萍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萨马兰奇杯”比赛,小邓捧得桂冠后,被萨马兰奇邀请到洛桑做客。作为一名运动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邀请到国际奥委会总部———洛桑去做客,这在以前从未有过,中国运动员邓亚萍第一个获此殊荣。邓亚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她觉得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所有中国运动员的光荣。

1991年11月25日,紧张的世界杯团体赛结束后,邓亚萍赴洛桑参加萨马兰奇举行的晚宴。中午用餐时,餐馆的华侨老板热情地教她一句西班牙卡塔兰方言的问候语“BonDias!”邓亚萍反复练习后学会了这句话。邓亚萍一见萨翁,就向他道了一声“BonDias!”萨马兰奇立即把邓亚萍拥进怀里,亲亲她的脸颊,他没有想到这位东方少女竟会用他家乡的方言问候他。

晚宴上,萨翁详细询问了邓亚萍的各种情况,从比赛到训练,从学习到爱好,都一一问及。当得知小邓5岁就开始练球时,萨翁问:“那时你有多高?打起球来一定很困难吧?”邓亚萍说:“我的头刚超过球台,得把手举起来打。”萨翁的秘书玛尔塔**立刻模仿儿童举手在头顶上挥拍打球的动作,把全桌的人都逗乐了。邓亚萍一边点头一边说:“太像了,就是这个样子!”席间,邓亚萍得知萨翁年轻时也是乒乓球运动员时,就把自己的一块备用球拍送给了萨翁,还向萨翁赠送了一对健身球。萨翁回送给邓亚萍一套介绍国际奥委会的纪念品和一盒瑞士产的巧克力。

第二天,邓亚萍和翻译刘北剑在玛尔塔**的陪同下,参观了奥林匹克博物馆和奥委会总部,邓亚萍看到五环旗和五星红旗迎风招展,玛尔塔**告诉她,这是专门为中国客人而升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客人都能享受到这个礼遇,这种高规格的礼遇使邓亚萍感到无比自豪。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邓亚萍先是同乔红合作夺得女双金牌。后又夺得女单冠军。萨翁履约第三次为邓亚萍挂上闪闪发光的金牌,含着笑说:“再次邀请你到洛桑来做客!和你的教练一起来!”

1995年5月,在第43届世乒赛中,邓亚萍和乔红打出了威风,最后夺得了冠军。萨翁高兴地为邓亚萍和乔红挂上了金牌,这是萨翁第四次为邓亚萍颁奖。

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决赛结束后,萨翁再一次为蝉联奥运会冠军的邓亚萍第五次颁奖,他紧紧握住邓亚萍的手,并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邓亚萍的脸颊。这动人的场面令人感慨万千,一个运动员能得到萨马兰奇一次颁奖机会已属十分荣幸了,而邓亚萍获得这样的殊荣竟达5次,可见邓亚萍在萨翁心中的分量。

1997年2月6日是邓亚萍的本命年生日,又是她妈妈的60岁大寿,那天正好是大年三十。邓亚萍为酬谢大家,特在天伦王朝饭店举行一次生日聚会。国际乒联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致词,他说:“小邓自参赛以来,共获得了大小125个冠军,其中有15个世界冠军,现在是邓亚萍时代,祝愿邓亚萍时代延续得更长、更辉煌。”

乒乓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姚振绪宣布了一条好消息:萨马兰奇主席任命邓亚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把整个晚会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因为乒乓球运动员担任这一职务,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

徐寅生主席所说的“有人说,小邓要退役”,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也许是有人根据邓亚萍想上大学而猜测的,不过想上大学同退役是两码事。邓亚萍9岁进专业队打球,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上大学的愿望日渐强烈。

邓亚萍的申请得到清华大学的认可,并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后正式成了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但邓亚萍仍然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现役国手。邓亚萍在1997年4月举行的第44届世乒赛上,又获得三枚金牌,直到1997年的11月份才真正走进清华大学的课堂。

1998年3月26日,邓亚萍离开北京飞往英国,在剑桥,先在纽南语言学院就读,后来又转到贝尔语言学院。就在邓亚萍留学英国的日子里,她参加了在葡萄牙举行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会议,并且第二次应邀访问洛桑。

在1998年运动员委员会与奥委会执委会联席会议上,邓亚萍被大会安排发言。为了这次发言,邓亚萍把英语发言稿一遍又一遍地朗诵,从开始的结结巴巴到后来的通畅流利,最后都可以背下来了。

6月1日上午的联席会议上,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塔尔博格先生特意把邓亚萍的发言安排得靠后些,以便让晚些到达的萨马兰奇亲自听到邓亚萍的发言。邓亚萍一发言,萨马兰奇就笑了,一直笑到发言结束,因为萨马兰奇没有想到仅仅相隔几个月,邓亚萍就能说出这么流利的英语。

6月7日,邓亚萍再次离开剑桥,来到瑞士的日内瓦,迎接专程从北京赶来的恩师张燮林教练。萨马兰奇主席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张燮林和邓亚萍。邓亚萍不用翻译也能跟萨翁直接交谈,再次得到萨翁的赞扬。萨翁希望邓亚萍能参加2000年奥运会,并在自己的任期内再次为她颁奖。邓亚萍说:“双踝有骨刺,腰也有伤;恢复训练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会影响学业。”萨翁听后,理解地说:“奥运会比赛对于运动员来说,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身体,第二才是奥运比赛。”萨翁又问及邓亚萍在剑桥的学习情况。当他得知邓亚萍是自费留学以后,马上表示:留学费用可由奥委会承担,就算是奥委会给邓亚萍的奖学金吧!

当天下午,在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大厅内,年近80的萨翁脱下西服,换上米色的T恤、长裤、旅游鞋,这位当年西班牙的全国混合双打冠军,要与最近一届的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邓亚萍展开“激战”,参观博物馆的游人纷纷赶来观战,萨翁手执光板球拍,动作非常协调,落点尤佳,把个奥运冠军弄得左右奔跑,煞是好看,引得在场观众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邓亚萍细说与萨马兰奇的忘年交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重大贡献的萨马兰奇,为邓亚萍刚出版的英文书《从小脚女人到奥运会冠军》亲自作序。他在序中说,邓亚萍这几年的学习找到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萨马兰奇非常欣赏邓亚萍,在世界体坛传为佳话。曾经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专门安排为邓亚萍颁奖的这位西班牙老人颁奖后,又拍拍邓亚萍的脸,这一画面将这种欣赏永远定格。去年,已离开国际奥委

会主席岗位的萨马兰奇再次来华访问时,邓亚萍以北京奥组委官员的身份热情接待了这位对中国非常友好的老人。

邓亚萍回忆说:“萨马兰奇主席第一次看我打球是在1991年第四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时。当时我夺得了女单冠军,可能是自己打球的风格给了萨马兰奇很深的印象吧,当我取得冠军后他给我颁了奖。”不过,邓亚萍说,萨马兰奇更是把她看做中国运动员代表而喜欢的。因为萨马兰奇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人格品质也非常欣赏。

她还是运动员时,萨马兰奇就建议她一定要学习外语。邓亚萍退役后,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将自己5000多字的英文毕业论文送给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将这份论文存放到国际奥委会博物馆,认为这是一个中国运动员成长最有价值的纪念。萨马兰奇认为应当有更多的中国运动员学好外语,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人到国际奥委会或其它国际体育组织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里约奥运冠军傅海峰小时候的励志故事

冰球旋风主要人物是尚进。

尚进因为对冰球的极大热情加入旋风冰球俱乐部学习打冰球,在俱乐部林教练的有意历练下,尚进逐渐从懵懂无知、遇事三分钟热度的莽撞小子,成长为一名积极向上、坚毅执着的有着极强集体荣誉感的青春少年。

尚进与队友们一起汲取对手长处,坚定自我梦想,感受奥运的精神力量,最终收获友情,凝聚团魂,使得旋风队成长为一支奋勇顽强、团结协作的队伍。

《冰球旋风》于2022年1月30日开播,以中国元素展现中国风貌、中国少年讲述中国故事,润物无声地向青少年普及了冰球运动、传递奥运精神。

在这股活力旋风席卷大江南北后,将会有更多人尽享逐冰嬉雪的快乐,领悟“少年强,则国强”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团结、励志、拼搏的奋斗精神。

富二代勇夺奥运7金3银,3项世界纪录保持者,内驱力究竟哪来的?

 里约奥运冠军傅海峰小时候的励志故事 ,励志人物配图, 1、翻了水桶,得了羽毛 ,  顽皮的傅海峰和年长自己3岁的蔡?S几乎在同一年拿起球拍,开始了与羽球相伴的日子。不同的是,父母让他打球,完全因为他太淘气。为了防止儿子闯祸,只好找件事来“拴住”他的心。,  五、六岁的时候,小海峰闲来无事总喜欢骑着自己的小三轮自行车满农场溜达。一次,他远远望见邻居家的姐姐挑着两桶水,晃晃悠悠地吃力前行。人小鬼大的傅海峰眼珠滴溜一转,一个“馊”主意便涌上心头――他瞄准水桶,调整好车把的方向,脚底下加紧蹬起来,车速也随之越来越快。只听“砰”地一声,女孩挑着的水桶被撞翻在地,水花四溅,打湿了衣裳。眼见自己的辛苦劳动因为这个讨人嫌的小男孩付之东流,女孩也气昏了头,她顺势抄起一只木桶,将剩下的半桶凉水劈头盖脸地泼在傅海峰身上。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此刻也被吓呆了。瞬间变成“落汤鸡”的他本想掉头逃跑,无奈被大姐姐一把揪住,结结实实挨了一顿骂。从前都是他把别人弄哭,这次轮到傅海峰哭鼻子了。,  他狼狈地回到家,跟母亲诉苦。林银婵气愤地跑到邻居家“兴师问罪”,可女孩却委屈地说:“是他先弄我一身水的,你怎么不问问他干嘛要骑车来撞我的水桶?”林银婵哑口无言。,  从那以后,她开始琢磨,有什么办法可以管住儿子,不再让他到处闯祸。可是,自己的小孩那么皮,交给谁都不太放心。思来想去,她觉得把傅海峰放到丈夫的羽毛球队里最为妥当。一来,儿子从小最怕他父亲。有丈夫严加管教,说不定孩子能收敛不少;二来,打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不服输的精神。于是,夫妻俩“下通知”似地为傅海峰选择了羽毛球之路。,  其实,这个决定对于小海峰而言并不完全算强制性的。他记事时起,就知道爸爸酷爱羽毛球,而且是小镇上有名的教练,带过许多队员。听说父母想让自己也练习打球,贪玩的他只想到可以跟一大帮小伙伴凑在一处打闹玩耍,而关于日后的出路、未来的成绩还全无半点概念。就这样,他和羽毛球的缘分糊里糊涂地开始了。, 2、引而不发,约法三章 ,  童年的时光美好而短暂。读小学后,傅海峰在各种刻板的规矩中饱受“煎熬”。父亲虽然说要教自己打球,可眼见着一个月的光景就要过去了,却始终没动过球拍。,  其实,傅铭英有自己的想法。他带的羽毛球队就在儿子的学校操场训练。每天清晨和傍晚,傅海峰只要稍一抬眼,便能隔着教室的玻璃窗望见操场上那些忙碌的身影。渐渐地,傅海峰倚在窗边端详大队员打球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心也早早飞到了他们身边。他开始不停地追问父亲:“什么时候教我打球啊,我等不及了。” 傅铭英总是笑着说:“不着急,你先看看。”,  就这样,“晾”了儿子一个多月后,父亲终于把他叫到身边,递给他一把球拍。傅海峰兴奋地将它“夺”进怀里,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吵着第二天就要开始打球。傅铭英觉得时机成熟了,便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你要开始打球了,那我们就得立规矩。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偷懒耍滑、不准违反纪律。别看我是你爸爸,到了训练场上,我会一视同仁的。”或许是年纪太小,不能完全理解父亲的意思,抑或是为了早早跟大队员们一起玩耍,面对爸爸提出的“约法三章”,傅海峰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痛痛快快答应下来。,  殊不知第一周的训练,单单是每天凌晨必须4点多起床这一条,就给小海峰来了个下马威。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加上清早一般没有风,所以傅铭英带的队伍只要不下大雨就得坚持出操。尚在发育期的傅海峰正值贪睡的年龄,他总是眼角挂着眼眵,迷迷瞪瞪地站在队伍最后一个,“魂不守舍”地对各种口令做出本能反应,至于意识,恐怕还一直守在周公身旁。,  结束晨练,傅海峰跟着父亲回家吃饭,然后再去学校上课,时间很紧张。放学后,羽毛球队还要再训练2个小时左右。若是别的小孩,恐怕早就累得不行。可精力旺盛的傅海峰仅仅适应了一周多就恢复了往日的生龙活虎,也渐渐淡忘了自己与父亲的“约法三章”。但傅铭英却没有放松对儿子的要求。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情,他也不能“免俗”。在傅铭英的思想里,不练则已,既然练了就必须打好。作为儿子的启蒙教练,他非但没有手软,反而比对别的孩子更加严格,甚至是苛刻。, 3、父严子犟,且磋且琢 ,  父辈们“笃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在傅海峰的记忆中,挨打受骂历来都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在练球之后,大大小小,不胜枚举。,  一天晚间训练,父亲觉得他没有认真完成自己的要求,而且整堂训练课都和其他队员说说笑笑,异常散漫。于是,火冒三丈的傅铭英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声呵斥儿子。吼了没几句,就演变成一顿暴打。虽然小海峰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但父亲让自己当众“丢丑”已不是一次两次,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就在父亲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后,“新仇旧恨”一齐涌心头。傅海峰不知道哪儿来的倔强,朝爸爸大喊:“我不是你亲生的!”谁知话一出口,傅铭英的拳头砸得更重了。,  玉不琢不成器。父亲要让儿子变得强大,傅海峰却一心想着玩。两代人的观念产生了剧烈地摩擦。,  有次晨练结束,傅铭英不满意儿子的表现,罚傅海峰蹲在操场上不准起来。海峰心里不服,用球拍在地上剁来剁去,死活不肯蹲下。“不蹲你就别想吃饭!”言罢,父亲蹬上自行车,扬长而去。眼见着七点半都过了,傅海峰还没回家,做母亲的心疼不已。她悄悄拎起孩子的书包,又在里面揣进不少吃的,急匆匆地赶到操场寻找儿子。本以为他会躲进某个角落,哪知傅海峰还站在原地,右手叉着腰,握拍的左手不停挥舞着球拍朝地上戳,一下狠似一下。母亲唉声叹气道:“这孩子,跟你爸一个脾气。俩人倔到一块去了,谁也别挑谁。”,  基因的确拥有神奇的力量。就算傅海峰再调皮捣蛋,他的身体里始终流淌着父亲热爱羽毛球的血液。练了5年球,傅海峰进步神速。11岁时,他再度面临人生选择――要么放弃打球,好好上学;要么去省体校继续深造。当然,傅海峰自己根本没有过多考虑,他甚至不知道有省队的存在。他把选择权交到了父母手上。而傅铭英深知天资聪颖的儿子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他不想让自己亲手培育的小苗中途“夭折”。那时,恰逢他带过的几位队员已经在省体校做了教练。傅铭英觉得机会难得,就做好了把孩子送到广州去的准备。,  成名后,傅海峰曾经这般感慨:“父亲不是读书人,他喜欢打球,支持我练体育自然有他的道理。我既然听从了命运的安排,就永远不会后悔。”奥运冠军励志小时候

体育明星的励志故事100字左右

说到奥运冠军,我们听过全红禅拿金牌为母亲筹措医药费的故事,看过谌利军为了改善家庭,顶着伤病多年坚持誓要拿到奥运金牌的决心,还有运动健儿为了捍卫祖国荣誉、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而争金夺银,家庭负担、抑或是集体荣誉感带给他们巨大驱动力。

但你听过哪个奥运冠军是个富二代吗?几乎没有吧 。最多是个中产吧。

即使如王嘉尔,算个小富二代吧,玩 体育 那也是因为父亲本身就是香港击剑队教练,而且王嘉尔也没有拿奥运冠军,10几岁就放弃,进 圈了。

富二代进轻松日进斗金的 圈不少,去练吃力不讨好、又容易伤病的 体育 着实不多 。更别说拿奥运金牌了。就算参加奥运会,拿一块玩玩就够了, 拿7块奥运金牌,那可是玩命啊!

不仅如此, 还14次打破了世界纪录,是3项现今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这是什么yyds的存在?

这是什么励志故事?简直是天方夜谭。溪汐第一次听说,也觉得太不思议了,值得好好研究研究。然而,就 在这次东京奥运,她就又夺得了2金2银。

世界上真的无奇不有,真的有一位这样神级的人物存在。 她就是被誉为下一个菲尔普斯、实际成就又已经超过菲尔普斯的美国游泳队****——凯蒂·莱德基,女子400米、800米、1500米个人自由泳项目现今世界纪录保持者。 虽然没有统计过,但她一定是奥运冠军里,家庭最有钱之一了。

莱德基出生于一个堪称完美的家庭,她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成长于旁边的马里兰州。她的父亲大卫是198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本科和1986年拿到耶鲁的JD法律博士后成为一名律师,叔叔乔恩也毕业于哈佛大学本科,是NHL纽约岛人队的主要老板之 一;哥哥迈克尔本科也毕业于哈佛。

你想想,买得起一支美国NHL(冰球全国联盟)球队那得是什么样的富豪。就相当于,在中国买了个甲A联赛的足球队啊,富豪无疑了吧。

溪汐查了一下,这个NHL纽约岛人队价值大概值5.2亿美元。叔叔身价在3.4亿美元。

而莱德基的父亲虽然没有太多细节,如今在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律所Kirkland & Ellis LLP做外部顾问,年龄在60岁左右,应该处于半退休状态,考虑到多年在首都华盛顿特区当律师,又是哈佛、耶鲁毕业的,兄弟还有个橄榄球队,无论是在政府当说客,还是给橄榄球队提供经纪服务,那都不是一个普通的律师,而是律师界的天花板级的收入啊。

再加上培养了一个儿子上哈佛、一个女儿上斯坦福还是奥运冠军,斯坦福就算是 体育 生,GPA成绩也要3.7才能进,而且 莱德基近年拒绝了每年500万美元的商业赞助,2015年起0薪0赞助训练,不缺钱的富二代无疑了。

莱德基的母亲曾是新墨西哥大学游泳校队,或许,你会说,莱德基肯定是像菲尔普斯一样的天才,天生适合游泳吧。

惊人之处就在于,完全不是。 教练测算过所有指标,莱德基在所有指标包括身高、臂展、腿长、脚大小、哪怕是耐力、速度、弹跳力等等都非常非常平庸、普通,没有任何一项指标显示她有任何游泳的天赋、优势。

莱德基的教练布鲁斯·格默尔来自华盛顿特区游泳俱乐部。2012年他开始带莱德基时,莱德基甚至做不了3个俯卧撑、9分钟还跑不完一英里,一周两次的陆上调节训练也表现很差。莱德基当时长高到1.82米,你觉得有身高优势?但实际情况是……

“她有身高优势?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国际大赛领奖台,莱德基通常是最矮的那个,”格默尔说,“她没有像迈克尔·菲尔普斯那样的长躯干和短腿。她的手掌小,脚码也是平常人。在奥林匹克训练中心,我们做过一次运动员的 健康 状况测试,包括他们如何移动、如何跳跃等。 我拿着60页的报告,看到第二句就写着‘结果显示,非常非常普通。”

与游泳结缘,甚至开始并不顺利。6岁那年夏天,莱德基开始在马里兰的帕利塞兹游泳网球俱乐部学习游泳,仅仅是因为她想跟哥哥在一起,什么,她就要跟着干。但她成绩一般,游一会儿就要停下来在趴在分道线上休息。事实上,整个夏天,莱德基唯一的目标就是一口气游到25米泳池的尽头。然而在夏季最后一次B组测试前,她最终抵达的终点却是春之谷儿科医院。她患上了游泳性耳炎。

碰到这么痛苦的回忆,大多数人是不是对游泳就没啥好感,甚至还有阴影了。然而,莱德基完全没有抗拒游泳。

但一开始,凯蒂也没有像菲尔普斯一样坚定要游泳,就只有“睡觉、吃饭、游泳”三件事。她喜欢打篮球和踢球,学过两年爱尔兰舞蹈、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15岁时,莱德基钢琴水平甚至被誉为可以向钢琴家发展的级别,而她却在那年的伦敦奥运上拿到了800米自由泳的金牌。

跟很多奥运金牌选手们从4,5岁开始日复一日地练习,就已经树立要拿奥运金牌的目标,数十年来如一日地苦练,就为一个目标不同, 莱德基几乎可以说是,因为拿到了奥运金牌,这位本有可能成为钢琴家的小女孩,才决定放弃了弹钢琴等一切其他活动,以游泳为重心。

而且,正如前面所说,不像很多体校选苗子,看很多指标、先天条件, 莱德基先天所有指标都很平庸,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她有任何先天优势能够拿奥运冠军、更别说打破世界纪录了。

然而, 就是这么平庸的普通人,她做到的纪录是任何一个游泳天才都难以媲美的,比肩飞鱼菲尔普斯 ,如今,已经是美国泳坛、乃至世界泳坛的****了。

看看她辉煌的 历史 :

2013年世界冠军杯先后打破1500米(15:36.53)和保持了5年之久的800米(8:13.86)的世界记录。

2014 Woodlands Swim Team Senior Invitational”上,又先后打破自己的1500米和800米的个人自由泳世界纪录,成绩分别是15:34.23和8:11.00。

2014 US National Championships的比赛中,凯蒂创造了个人第三个世界纪录,在女子400米自由泳项目中,她以3:58.86的成绩打破Federica Pellegrini在2009年创造的世界纪录。至此, 凯蒂以同时在400、800、1500米三个自由泳项目上拥有世界纪录头衔,追平了Janet Evans的纪录。

2014年“泛太平洋游泳冠军杯”上,凯蒂令人惊叹的赢得200、400、800、1500和4 200米五个冠军头衔,并在400和1500米项目上再次打破自己的世界纪录,成绩分别是3:58.37,15:28.36。

2015年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凯蒂取得400米个人自由泳项目的金牌,并在1500米个人自由泳的预赛和决赛阶段,接连打破个人创造的世界纪录,成绩分别是15:27.71、15:25.48。之后两天,又分别赢得200米个自和4 200米接力两块金牌。

那次比赛堪称世界游泳史上唯一一次的经典。 她在打破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之后的29分钟,就重回赛场参加200米自由泳半决赛。泳坛 历史 上还没有人像她这样“不要命”——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蜜茜·富兰克林没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菲尔普斯也没有。

不要命的感觉糟透了,莱德基当时胳膊酸痛,双腿发抖。10次划水后,她觉得胳膊像“果冻”一样僵硬,100米后她落到了第七:“从未有过的绝望”。150米时她追到第 六,莱德基告诉自己,“凯蒂,别搞砸了……别搞砸了……别搞砸了……”最后50米,莱德基的节奏开始混乱,她像个初级泳者那样凭本能厮杀:“我只能连续打水,胳膊和腿尽可能的快,”莱德基说。

但结果是, 她不仅进入了决赛,然后,后来,还拿了200米自的冠军。

这已经不能用“佩服、膜拜”等任何词语来形容了,这简直非凡人能做到,yyds啊~

2016年里约奥运,女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以3分56秒46又打破自己的世界纪录,女子200米自由泳中金牌,卫冕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随后以8:04.79创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女子800米自由泳金牌。

2017年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凯蒂取得1500米自由泳冠军,领先第二名19秒。400米自由泳3分58秒34获得三连冠军,打破赛会纪录。女子800米自由泳决赛,同样获得世锦赛三连冠。

2018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的TYR职业游泳系列赛中,她以15分20秒48的成绩再次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女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比自己2015年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创造的纪录15分25秒48又提高了5秒。 她的新世界纪录放在同场的男子组比赛中,比第三名还要快4秒。

她一共14次打破世界纪录,400米将世界纪录提高了2秒,800米提高了9秒,1500米提高了16秒!

而且,她还有更神的是, 一般游泳运动员,擅长短程就不擅长长程 ,反之亦然。 莱德基明显擅长长距离,但她短距离一点也不弱 ,200米自由泳是里约奥运金牌,这届东京奥运第5。

这次我国夺金并打破世界纪录的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相信大家都深深记得莱德基游的美国队最后一棒,从交棒远远落后于澳大利亚和中国队, 跟中国队有1.94秒的差距,到凭一己之力超过了澳大利亚,从澳大利亚手中硬生生抢来了一枚银牌,也破了世界纪录。 要是距离再长一点,中国这块金牌恐怕就要被她抢走了,最后仅落后中国队0.4秒,也就是说,她比李冰洁快了整整1.5秒,而那次,中国队所有成员几乎都比自己最好成绩提高了1-2秒、总体比最好成绩提高了5.93秒的情况下,莱德基还比她们快那么多,她当时接近自己200米的最好成绩。

她下水时自带的那股“ 落后那么多,没关系,姐一定把它追回来”的气势,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动物凶猛。

来自完美的家庭,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信奉天主教, 教练说没有发现任何阴暗面,非常阳光 笑容甜美 ,追求成绩但不盲目,鄙视任何使用药物来玷污自己成绩的想法。

溪汐开始认为,她的内驱力可能来自于竞技 。溪汐也见过一类人,平时无欲无求,喜欢种菜养花看书,文静得要命,对物质没啥追求,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然而,一旦有竞赛,任何比拼类的 游戏 、活动、业绩等,就来劲了,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一定要把对手“打趴下”为止,内驱力就来自于“竞争”,就喜欢竞争,喜欢赢的感觉,不管赢的是奖品、名次、还是钱,不重要,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就是喜欢比拼、pk、battle,一听到就兴奋。

然而, 后来看莱德基,又不是 。因为她在800米、1500米已经是绝对的王者,比第二名快很多,19秒,比原来的世界纪录都快16秒啊,根本没有对手啊,她的对手就是只有她自己啊。

金庸武侠里有独孤求败,世间没有对手,是多么无趣的事情啊!对手本身也是内驱力的来源之一 ,连对手都没有了,连独孤求败都没有驱动力了,归隐山林了。

莱德基现在就是独孤求败啊 ,一次世锦赛,她比第二名足足快19秒,等到游完了,还有人比她慢一个来回近100米,以致于她在泳池里泡了整整97秒,等全部运动员都触壁了才能上岸。

为啥还如此有驱动力,不断超越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世界纪录啊?

俄罗斯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28次打破世界纪录,但她是为了奖金,每次破纪录1厘米,这样能多破几次,多拿一些奖金。而且撑杆跳,杆就摆在那里,有目标,知道自己能力在哪里。

莱德基破纪录并不是为了钱,她拒绝了每年500万美元的赞助,从2015年就开始0薪0赞助,然而还可以保持每天4点起来训练,比赛时,她也没法边游边看计时器,就比世界纪录快一点点,带来成就感。

游泳跟田径一样,训练其实非常枯燥,而且成绩很难提高,属于“事倍功半”“愣头青”的项目 ,不像乒乓求、羽毛球,训练还是你来我往,具有一些 技巧性、随机性、反馈性,也会增加运动的乐趣 。游泳、田径属于一吹哨,就愣头青一个劲儿地游啊、跑啊,中途没啥反馈,成绩出来,要复盘过程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然后做到纠正、提高很难,你哪怕提高0.几秒,可能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枯燥乏味地训练很长时间,非常无趣的项目。

中国也曾出现过不少游泳天才、名将,比如曾经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混合泳、400米混合泳冠军、也打破世界纪录的叶诗文,两度奥运摘金也破纪录的孙杨,还有傅园慧等,然而, 她们出场即巅峰,游泳随着年龄、体重增长,很难保持 ,这届奥运已经没有了他们的身影。中国游泳队肯定没有美国游泳队那么人才辈出、竞争激烈。而 跟叶诗文、傅园慧算是同龄人的莱德基从2012年伦敦奥运夺金的15岁游到现在24岁,称霸了近10年,还11次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这得多么强大、持续的力量啊!

莱德基已经参加3届奥运会了,却还放出“狠话”,下届巴黎肯定会去了,希望2028年还能参加。

拿了那么多块奥运金牌,无数个世界冠军,纪录都已经破了14次了,咋还有这么强的动力要参加2届奥运会呢? 实在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目前, 她的内驱力真的就只能用“超越自我、热爱游泳”来解释 啊,这种渴望超越的精神竟然能支撑她走过一届又一届奥运会,已经参加3届,还想参加2届奥运,真的是极度极度热爱游泳了。

而且, 这份内驱力真的非凡人可以企及、惊人地可怕!

几乎她周围的人都在研究她的内在驱动力到底从哪里来?包括教练、对手、朋友、家人等等。 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莱德基是个谜 ,”美国奥运游泳女队教练戴夫·马什也这么说,“ 在训练和比赛中我能感受到她的饥饿感。我想弄清楚原因,因为这太不符合我们以往的认知。 莱德基来自一个美好的家庭,可以轻松拥有想要的一切;她是个善良的姑娘,似乎没有任何阴暗面——可她就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即便在训练中也是如此。”

戴夫·马什无法理解莱德基在泳池内那种如同猎食动物般的饥饿感,事实上没有人能对此作答,“她到底在追求什么?什么样的成绩才能让她满意。她对于不够理想的细节的愤怒感从何而来?” 这些问题我们都无力求解,我们能观察到的,就是她的小宇宙始终在熊熊燃烧, 从未有一刻低落

迈克尔·菲尔普斯。“她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菲尔普斯说,“ 莱德基无所畏惧,这在女运动员中十分少见 。她的划水像男人;她也因此变得无与伦比。没有什么都阻挡她。”

"她游得像男人。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她那样的女子游泳运动员, 她训练中居然赢了我,让我楞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发生了什么事。她从我身边飞过。我只能楞在那里。 "美国游泳男队运动员罗切特说。

“你在1500米中的训练会伤害你的短距离,”他说。“你的生理系统可以帮助你冲刺,这对你做的长距离训练会受到伤害。并不是因为被忽视;它实际上正在被抵消。 她游100、200、400、800和1500,所有这些有着不同的生理系统,这简直是疯了 。”罗迪盖恩斯说,他是三届奥运会金牌得主。

“没有灵丹妙药,”杰梅尔说。“ 她没有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臂展。她没有蹼足 。你看看凯蒂,就像迈克尔一样,你意识到差异是在他们的内心。他们对竞争的兴趣,他们不愿意失败,以及他们勇于接受挑战。不只是比赛的挑战,这是一个巨大的部分,但还包括训练的挑战。”他说, 莱德基“有刺客的神经 。”

“泳池之外?莱德基异常冷静,”2015开始执教莱德基的教练休(Sue Chen)说道,“我见过她因为未做到最好而爬上泳池,就好像每天是新的开始。在我因比赛离开而询问孩子们表现如何时,她会发短信向我报告。其他19岁的孩子可没她这么有耐心。”“ 她备赛的状态?就好像栅栏里的公牛,只要有人打开门,她就会冲出去。我从没见过一个女生有这样的态度。 好家伙,对于她的竞争对手,我只能深感抱歉。”

“她就是太冷静了 ,”凯瑟琳说,“ 其实我们都在试着找到原因 。”

家族遗传吗? 据说莱德基从小就这样,比如9岁那年摔断胳膊也没掉一滴眼泪。即便上了大学,她生病的时候也不会找人倾诉。这很像她的姥爷,爱德华·(巴德)哈根。他对自己在战争时期的苦难经历同样绝少提起:1943年,战争刚刚打响的第三个星期,在新几内亚的格洛斯特角战役中, 在成堆的尸体旁,当时26岁的他需要无休止地躲避子弹和炮火。

“这是 十亿人中才找得到一个的人类 ,”华盛顿奇才老板Ted Leonsis说,他是Ledecky家族的老朋友和同事。“她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她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人——具有高度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超凡脱俗的本能和智慧,充满着天赋,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动力。 这一切都很自然

“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迈克尔·J·乔伊纳说,他是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梅奥诊所的麻醉师和研究员,专门研究人体表现和生理学。“ 她在国际 体育 运动中占据最大的优势,优势达到1%或2%。

或许我们可以总结, 虽然莱德基在身体素质上没有任何先天的优势,然而她的心理、尤其是面对困难的承受力却异于常人,跟她的姥爷有着类似的、强大的、超越性别的内心。

或许 在别人眼里是巨大困难,在她眼里就稀松平常 ,所以诸如训练、提高成绩等常人觉得很困难、很痛苦的事情,她并没有困难的感觉,所以也 根本不需要强大的内驱力去克服 。每天枯燥地训练,对于她,只是在做她喜欢做、或者需要做的事情,就像她的姥爷每天需要在成堆的尸体旁躲避子弹和炮火,却没有觉得痛苦,没有留下阴影,也不需要倾诉。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 类似莱德基这样的人,心理医生大概率是不需要的,9岁摔断手就不哭了,伤痛更不是障碍,还需要钱、荣誉、名次、赢来诱惑吗?感觉根本不需要,这些都太俗了,对于她也已经太多了,没啥吸引力。

我越发觉得, 当我们在问她的内驱力到底来自哪里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方向已经错了 。因为她让我们见识了一种人类, 内心强大到根本不需要普通人需要的外在驱动力 就已经是永不停歇的永动机了,属于1%,或者十亿人里才有一个的史上最强自推娃 。所以在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看来,非常惊讶,她怎么可以像一部永不停歇的马达,而 在她意识里,或许会觉得 ,你们摔断腿而已嘛,受点伤而已嘛,训练而已嘛, 有啥困难的

需要内驱力的都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普通人类,而莱德基这种,是不需要培养就自然先天拥有绝大多数普通人所缺乏的克服困难的永动力。 当然,心理素质跟身体素质一样也有先天因素,但除此之外,后天的环境、培养也很重要,也会严重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莱德基除了先天超乎常人的强大内心外,后天给予她没有压力、不愁物质条件、世界一流的教练、教练家人的信任和激励、无数次比赛的机会等等因素,也更加加强了她的心理优势、把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

如果有脑科学专家,是不是可以监测一下莱德基的脑袋,看看类似莱德基这样强大内心的人,脑袋里到底什么物质比较多或者比较少,跟常人有什么不一样。对于以后我们选择运动员或许也是非常重大的参考。

而莱德基的存在也正在改变我们的认知。 我们一直认为 体育 、艺术等需要极高的先天身体天赋 ,然而臂展、身高、鞋码等任何身体素质都很普通的莱德基,却可以凭借超乎常人的强大内心,竟然也可以大幅度地、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世界纪录,超越身体的先天优势,超越性别的劣势,让我们认识到,除了先天的优势, 心理的天赋异禀也是可以出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的。

不得不让人怀疑人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如果菲尔普斯的身体素质+莱德基的心理素质,那游泳纪录还可以再提高多少?

1997年出生的莱德基才24岁,未来她还希望参加2届奥运会,究竟她还能把世界纪录再提高多少,还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我们翘首以待。

历届亚运人物的励志故事

李宁带伤比赛夺金牌 在奥运会上连夺3块金牌的李宁是带伤参加比赛的。年5月,严重的伤痛使他放弃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体操赛。奥运会临近,伤痛稍有好转,他就参加练习,去洛杉矶后,有一天做双杠后滚翻直倒立拉臂时,一使劲,胸肌拉伤了,肩背也受伤,痛得他痉挛抽搐,攥紧拳头。可他瞒着教练,暗暗发誓:“拼吧,就是比赛后肩膀断了,俺也认了!”就列样,李宁不仅靠他的体力、技术,还靠他的坚强意志夺得了3块金牌。 分析:金牌是重要的,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精神。体育场上最感动人们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 话题:“最重的金牌”“精神无价”。

你有没有关于青春奋斗的人物事迹?

历届亚运人物包括刘翔、孙杨、刘湘、苏炳添、丘索维金娜等运动员在内的故事都非常励志。

1、刘翔

刘翔是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他的毅力和勇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2006年亚洲运动会上,他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3秒15的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成为亚洲人在该项目上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第一人。这个成绩背后,是他克服伤病和压力的坚韧精神。

2、孙杨

孙杨是世界泳坛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唯一一位在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项目上获得奥运会和世锦赛大满贯冠军的选手。他的毅力和决心使他在比赛中屡创佳绩。在1500米自由泳比赛中,尽管身体已经非常疲劳,他仍然坚持到底,最终获得胜利。

3、刘湘

刘湘是我国游泳运动员,她在女子50米仰泳比赛中创造了26秒98的新世界纪录,成为首位突破27秒大关的女子仰泳选手。她的出色表现不仅刷新了世界纪录,也激发了人们对游泳运动的热情。

4、苏炳添

苏炳添是我国短跑运动员,他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以9秒92的成绩刷新赛会纪录,获得金牌。他的突破不仅证明了我们国家短跑运动员的实力,也激励了我们要相信自己,挑战自我。

5、丘索维金娜

丘索维金娜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运动员,她在雅加达亚运会女子跳马决赛中,以43岁的年龄获得银牌,这是她第四次在亚运会女子跳马项目中获得奖牌。她的坚持和毅力,以及对运动的热爱,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有关于体育名人的艰辛故事

青春奋斗的人物事迹有以下这些:

1、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一一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2、刘翔

在刘翔小的时候,他接受跳高训练,进入体校后,教练在进行骨骼测试后发现他成年后的身高无法保证他成为一名世界级的跳高运动员,因此,在体校教练的建议下,1998年刘翔开始转向跨栏训练。

2002年,刘翔打破尘封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第二年,他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一枚铜牌,就此进入世界顶尖跨栏运动员行列。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尽管刘翔在赛前并不被广泛看好能夺取110米栏金牌,但是他在决赛中,完美地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以近三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并且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刘翔是第一位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获得金牌的中国男运动员,在获得这枚奥运会金牌时,刘翔仅21岁。

3、张海迪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

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

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

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4、萧敬腾

萧敬腾出生于台湾省,因为母亲是少数民族,所以从小萧敬腾接触的文化有些差异。小时候萧敬腾就很喜欢摇滚乐,偶然的机会听了一场不出名歌手的演唱会,更加让他陷入摇滚音乐。他告诉家人要学习音乐,但他的家人觉得没有出息不允许他学。

但萧敬腾下定了决心,用自己的零花钱加上半工半读的钱报了音乐班。他第一个接触的是爵士鼓,他自知机会难得便勤恳学习,只学了三个月便掌握了爵士鼓。他出生的爵士鼓获得了很多的老师的认可!在音乐道路上交到了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萧敬腾是乐队的主唱和鼓手,他们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团队的默契开始演出,就这样萧敬腾踏上了音乐之路。随着演出的增多,他们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再后来几年他们转战大陆发展,签约了一家公司,经过包装专业训练,他们乐队的实力越发强大。

萧敬腾在一场选秀比赛中脱颖而出,一唱成名!他出了自己的唱片,还为很多**演唱主题曲,萧敬腾用自己独特的声线和深厚的唱功,让观众一次次震撼。

他每一次的演唱都给人带来惊喜,接下来的几年他迅速发展,成立个人录音室,有了自己的团队,轮回演唱会,登上春晚舞台,获得了无数奖项,由于萧敬腾的故事励志,鼓舞人心,他的故事登上了台湾省初中课本,他是第一个以歌手身份登上教科书的人!

萧敬腾很会掌握歌词感情的走向,抓住人的心弦,观众能沉溺其中。萧敬腾的歌已经走向了国际,萧敬腾今年在亚洲有三场轮回演唱会,他是很多明星的导师,他不光是一个好的歌手他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萧敬腾能有今天的成就是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和韧劲,他是一个正能量的明星,所以才会有成千上万的粉丝。

5、霍金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才,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奥运龙清泉的励志成长故事

体育明星励志故事

李宁

很多成功人士被人们称为天才,但我们不知道是他们的天才促成了他们的成功,还是他们的成功,使人们承认了他们的天才。可以确定的是,天才都是通过奋斗才能成功的。说起李宁在体育事业上所创造的传奇,几乎所有人都说他是个天才,是的,单就体操而言,李宁确实是个天才,不过正如他的教练张健说的:"这里有他与生俱来的素质,也有他后天练就的本领。"

邓亚萍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乓球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

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

伏明霞

伏明霞,这个中国的小明星,像天边一道绚丽彩霞,11岁就照亮了天际,成为亿万人瞩目的世界冠军;14岁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金牌得主,4年后又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两枚跳水金牌,成为当今跳水界乃至整个体育界的走红人物。

杨威

杨威,退役中国体操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体、个人全能冠军。“他不再是千年老二,而是千年老大。千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体操全能还是杨威老大。”——杨威夺冠后,留守北京的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主任高健特意发来这样一封短信,为他“正名”。这是一个关于体操冠军杨威的励志故事。

刘璇

冠军只有一个,也许这个冠军不是最有实力的那一个,也不是最能跑的那一个,而往往是普通至极且坚持到底的那个人。这个人你可能并不认识,但是他的成功却是你的一面镜子。与很多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的运动员不同,体操冠军刘璇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小时候,她并不是教练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有一股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韧劲儿,从5岁开始练体操,一直到21岁,经过漫长的16年时间,终于拿到三枚奥运会奖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人。

宁泽涛

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宁泽涛以47秒84的成绩夺冠,夺取亚洲在该项目上的首枚金牌。这位新晋男神以47秒84勇夺冠军,这让不谙世事的宁小肉地位一下子晋升到世界级飞鱼鲜肉等级。这位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小鲜肉却选择了努力。这个将“努力放第一,颜值放第二”的小鲜肉夺冠背后又有着怎么励志的故事

孙杨

孙杨,邦德教育杰出学员,邦德教育公益形象大使,2012伦敦奥运双冠王。他以14分54秒14的成绩夺取中国男子游泳首个奥运项目世界冠军,并打破了澳大利亚名将哈克特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他被誉为游泳天才,而在这些荣誉后面,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的萌表情和他多次的泪洒现场。

林丹

林丹曾经说过:要爬到山顶看一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很容易摔得粉身碎骨。林丹又被称为超级丹,世界羽毛球历史上唯一一个全满贯选手,林丹,客家人,奥运冠军,中校军衔,林丹保持着世界羽联自有排名系统以来,男单累计世界排名第一时间的最长记录。

郭晶晶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历经了17年的水拍浪打。

国歌响起,郭晶晶再次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第四次,这是她熟悉的舞台。这一刻,所有围绕着她的喧嚣都停止了,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郭晶晶回归到了她作为一个运动员的本质。只有这样的舞台,是她迷恋的舞台,也是真正属于她的舞台,因为她是“跳水皇后”郭晶晶。

刘翔

15岁时,他现在的恩师孙海平慧眼识英才,把他带进了跨栏的世界。在孙海平的栽培下,刘翔进步神速,此后的5年间,刘翔从全国冠军到亚运会冠军,并最终跻身世界顶尖高手的行列,刘翔也以飞翔的姿态一步步登上高峰。他将永远都是我们的骄傲,他更将永远都是田径赛场上的骄傲!他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成功的谱写了一曲“刘翔决不放弃”的励志故事!

姚明

人生就像一张DVD光盘。A面,最吸引人们的眼球,是呈现给大众的绚烂的广告面;B面,刻录的故事肉眼看不见,其实内涵更丰富。有这样一个天才,如果用人民币进行衡量的话,他有着令人无比羡慕的A面。他就是姚明。姚明身上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质:隐忍,谦和。但姚明最终融入并且征服了NBA,给后来进入NBA的外籍球员做出了表率:怎样才能立足并且扬名立万。

苏炳添

向传奇致敬!1968年,美国黑人海因斯为人类首次突破百米10秒大关;2010年法国短跑名将勒马特雷成为第一个闯进10秒的白人;2015年中国选手苏炳添飚出9秒99,让黄种人也征服了10秒的天堑。预计三大社今后将这样报道:最快的黑人是博尔特,最快的白人是勒马特雷,而最快的黄种人是苏炳添!来自中国的短跑英雄!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姚明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感动中国颁奖词)

NBA评价称,“站在2米26的高度,他几乎以一举之力改变了NBA只在一个国度风靡的局面,推动了NBA至关重要的全球化发展。”

姚明刻苦训练,顽强拼搏,2002年获得CBA联赛总冠军,同年被休斯敦火箭队选中,是唯一成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简称NBA)选秀“状元”的中国球员。2016年入选美国篮球名人堂,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篮球运动员。多次带领中国球队参加了包括北京奥运会在内的世界性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他在NBA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提升了中国篮球在世界范围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增进了中外之间的体育和文化交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姚明(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职联公司董事长)

 奥运龙清泉的励志成长故事 ,励志人物配图, 〔一〕“小哪咤”帮父亲推板车 ,  17年前,苗族小男孩龙清泉诞生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红岩溪镇红岩村一个叫惹湖的土家小村落。由于母亲怀他11个月,且出生脚手粗壮,十分有力,因此被称为“小哪吒”。,  惹湖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落。龙清泉一家人靠杀猪卖肉生活,在当地生活维持在一般水平。每天清早,龙清泉父母用板车推着猪肉到相距1里左右的街上去卖,下午,父亲买完肉后,推着板车回来,从6岁起,放学回家时,他经常帮父亲把板车推回家,一直推到他9岁被选到县城业余体校学习举重时止。,  从小,龙清泉身体强壮有力,活泼好动,常常在沙发上倒立;得到父亲的赞许后,他心里乐开了花。他从不挑吃。家里杀猪卖肉,为他吃荤菜创造了条件,但他更爱吃的是蔬菜。父亲有时买来玩具,小龙清泉高兴极了;但不一会儿,一个完好的玩具在他手上被拆得七零八散;接着,他又反复尝试把玩具组装好。, 〔二〕把自来水管当杠铃 ,  1999年3月,在龙山县红岩镇中心小学读四年级的龙清泉,被县业余体校举重队选中。不满9岁的龙清泉便离开了父母,来到县城进行举重训练。,  每天清晨6点到7点半训练一个半小时,放学后训练2个小时,白天就到寄读的县实验小学读书学习。龙清泉是队员中年龄最小、个头最小的学生。他年龄最小,训练十分刻苦,深受老师和教练的喜欢。当时,县体育局的业余体校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场馆,没有举重器材。开始训练时,大家把竹管和废弃的自来水管当杠铃模仿练习。为增加重量,教练和队员想办法在竹管和自来水管里填充沙石。这个期间的训练,主要是进行体能训练和举重的一些基本技能训练。龙清泉由于刻苦认真,悟性好,抓举、挺举中的收腰等基本要领完成得最好。每次提前完成训练任务后,教练奖励给他的是到旱冰场去溜冰;他一学就会,也是队友中滑冰滑得最漂亮的一个。,  2000年,龙清泉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重基地选中,开始进入州体校进行专业化训练,龙清泉训练更加刻苦,成绩进步很快。2002年,12岁的龙清泉参加了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男子丙组38公斤级的比赛。可是,他当时的体重只有32.5公斤,达不到比赛最轻体重38公斤的要求,因此没有资格参加正式比赛。但因为龙清泉的成绩和发展前途十分看好,被破例允许参加了这一级别的测试赛,并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奖牌。这枚特殊的奖牌,增加了他的信心和勇气。2004年8月,龙清泉在湘西州第十届运动会男子48公斤级举重比赛上,一举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金牌。, 〔三〕两位局长资助生活费 ,  正当龙清泉在举重运动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时,家里的生意清淡,当时的肉价低到10元钱可买到3斤肉的行情,家庭收入逐渐减少。这时,龙清泉父母决定出门,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打工。为了节约开支,父母在打工的地方自己种了菜、喂了鸡,十分节俭地支撑龙清泉和全家的开支。,  在州举重基地训练学习期间,龙清泉的生活费是最低标准的180元,另加每天只有1元的零用钱。他知道父母找钱不容易,没有开口要多余的钱,而是主动打扫训练场馆,把观众扔下的饮用水瓶收集起来当废品卖;有时,龙清泉把捡废旧范围扩大到校外,得到了一点收入补贴开支缺口。,  2006年底,外出打工4年的父母回家过年,与教练通电话后才知道龙清泉几个月前就被选送到湖南省举重中心训练,儿子因集训不回家过年。想到几年来在外打工挣钱不多,不能给儿子提供多的资金,两人感到愧疚,欠孩子太多。随后,龙清泉从省队往家里打来电话,向爸妈报喜,被选送到省举重中心;同时,告诉在省队每月需900元的费用。这对每月收入不高的打工家庭来说,是承受不起的。这时,得知龙清泉家困难、无法承担每月900元的费用时,县体育局局长蔡隆辉和州局局长石健秋,把龙清泉作为一对一的资助对象,负担了大部分生活费用,解决了后顾之忧,让龙清泉可以安心地训练。,   〔四〕“儿子,你要坚强点” , , ,  龙清泉深知能在省队训练的机会来之不易,训练更加刻苦。在2006年9月湖南省第十届运动会上,他参加了男子52公斤级的比赛,最终以255公斤的总成绩高出第二名40公斤的优异成绩获得金牌,龙清泉也成了湖南省举重队的队员。,  2007年11月,龙清泉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举重大赛,因缺乏大赛经验,发挥失常,他无缘奖牌。龙清泉情绪低落,心理受到冲击。此时,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安慰的声音:“儿子,你要坚强点!”龙清泉重新振作精神,一个星期后,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全国男子举重冠军赛。他勇战来自全国各地选手,以抓举130公斤、挺举156公斤和总成绩286公斤的成绩,夺得抓举和总成绩两枚金牌。2008年4月,在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北京奥运选拔赛上,龙清泉在56公斤级比赛中成绩优异,获132公斤抓举项目银牌、160公斤获挺举金牌,以总成绩292公斤获得该级别金牌,并获得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 2008年7月24日,18岁的龙清泉入选中国奥运代表团。, 龙清泉的理想和努力 ,  龙清泉的父亲说:“从小,他就有个理想,就是参加奥运会”。他自己爱好举重,我们就一直支持他。他回家的时候,我们看到他手上的老茧相当厚,比我做事的还多,握拳都没办法握住。我问他苦不苦,他还是说不苦。,   龙清泉的性格 ,  龙清泉的母亲说:“平时很活泼,但是一般看见女同学是比较害羞的。”,  龙清泉的启蒙教练说:“比较活泼、比较开朗。每次下训以后喜欢滑冰。和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当融洽。”, 龙清泉的运动天分 ,  龙清泉的父亲说:“他刚刚能走的时候,他就喜欢在沙发上倒立,这类事情他最喜欢做了”,“我年轻的时候力气也很大,也学过举重,只是当时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供我去体校,所以就没有走这条路。不过,现在儿子帮我完成了我的梦想。”,  龙清泉的启蒙教练说:“当时(招进之前),我发现龙清泉的身材、肌肉各方面都适于举重”。, 龙清泉的生活情况 ,  龙清泉的母亲说:“当时去州体校的时候,龙清泉才9岁,还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自己做饭、吃饭的时候也有一点小挑剔,但是过了一两年也就习惯了”,“穿衣服一点都不挑剔,经常是爸爸妈妈买什么他就穿什么。”,  龙清泉的父亲说:“他从来不向我们要多少多少钱,在州体校时除了平常给他生活费以外,每天只要一块钱。”, 龙清泉与父母亲的交流 ,  龙清泉的母亲说:“每个月就在电话里面说几句,到时间了就让我们寄生活费。”,  龙清泉的父亲说:“他从八九岁就出去了,回家的时间就是过年的时候。而且经常是腊月廿七回家,正月初二、初五就又回学校了”,“4年没有见他了,想他,但是我们没有时间,没办法见到他。如果要到省里看望他的话,按我们作为老人家的想法,去一次,怎么也要花几千块钱,作为农村人,还是要考虑很多问题的”。励志成长奥运